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麦赤霉病高发,什么时候防治效果最好?具体如何用药防治?

    信息发布者:qy13653013824
    2020-10-28 15:55:58    来源:互联网   转载

      原创 果蔬小灵通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性病害,大发生时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产,而且发病的麦子含有毒素,食用后会引起人畜中毒。主要菌源量,小麦品种,天气状况以及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呈加重发生趋势,已成为小麦重要病害,对我国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只有了解了赤霉病的发病机理,在防治时才能有的放矢,要提醒一下,很多农民朋友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防治时也是等到小麦出齐穗时开始防治喷药,为什么到后来还是有穗病的发生呢?其实,上面已经提到过,赤霉病发生的条件需要三个条件:气温、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当全部满足时赤霉病就会萌发,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现在是4月份,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上,如果到了中下旬气温会更高达到20度以上,这时土壤中的赤霉病菌开始大量的活动,在靠近小麦近土壤的病菌最先侵染到小麦的茎秆部位,进而产生茎秆的腐烂,当到了4月份的时候,雨水季节开始,病菌就会由下而上到达穗部,最终导致小麦穗部腐烂。

      一、小麦赤霉病发生时期的表现症状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有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即小麦扬花时,病菌子囊孢子随降雨或潮湿空气结露的露水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病菌子囊壳)。 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小穗进而扩展整个麦穗,形成枯白穗。

      

    小麦赤霉病(穗腐)

      


      

    小麦赤霉病(秆腐)

      


      

    小麦赤霉病(茎基腐)

      二、小麦赤霉病频繁爆发的原因

      1. 品种抗病能力不强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及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民朋友们在选择品种时比较注重丰产性和抗倒性等,而对品种的抗病能力重视不够,一旦遇到病害发生条件适宜的年份,则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等病害的流行,出现大面积危害。可见,品种抗病性不强是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环境菌源量高

      许多赤霉病严重的地区都是采取小麦与玉米轮作的生产方式,在小麦玉米收获后采用的是秸秆还田的方式,加之以很多农民朋友施用的有机肥并未经过沤熟,这些不科学的种植方式使得赤霉病病菌大量积累,遇到适宜条件就会爆发灾害。近年来,我国小麦赤霉病频繁爆发的趋势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日益明显,免耕面积的增加以及秸秆还田面积增多也为赤霉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3. 气候条件

      由于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气候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越冬、子囊壳的萌发过程、孢子的释放、病菌侵染过程、病情后期发展等起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小麦抽穗扬花期至灌浆前期,雨日数将直接影响到病情轻重的发展及扩散面积的大小。4 月中下旬雨日数以 8d以下最为有利于小麦生长,减少赤霉病发生。

      4. 栽培因素

      大部分农民朋友因为不了解小麦赤霉病的特点,对于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不予重视;认为去年都没有发生过该病,今年就不用去管,为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在种植过程当中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不注重对于天气变化的关注,在雨水充沛多雨的时节,对田间的排水工作没有做好,造成菌源的大量滋生,从而为小麦赤霉病等病害提供了有利的发生条件,对小麦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传播途径

      我国中、南部稻麦两作区,病菌除在病残体上越夏外,还在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越冬。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对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邻近晚麦侵染作用较大。该菌还能以菌丝体在病种子内越夏越冬。

      四、发病时间

      小麦赤霉病是对我国小麦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小麦田间管理不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种植不科学等原因,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

      小麦赤霉病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也就是在扬花期最容易感病,穗期最容易发病。四五月是小麦赤霉病高发期,要做好田间管理和药物防治,减少赤霉病危害。

      五、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3.1 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小麦品种

      小麦品种的不同对于有小麦赤霉病的抵抗性与感染性也是不一样的。品种过于单一化将会加大病害的发生;因此,要选择具有抗病性强且品种多样化的小麦品种作为种植品种,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3.2 农业防治

      做到适时播种,配方施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保证小麦抽穗扬花整齐,缩短病菌侵染的危险期。麦收后清洁田地,把小麦秸秆、麦茬带出麦田,集中沤肥或深埋,充分腐熟以促进病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

      3.3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药剂拌种或包衣,减少早期菌源。科学选用包衣剂和拌种药剂,特别要采用高效、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可选用6%戊唑醇悬浮剂按种子量的 0.05%包衣或拌种。

      2)喷雾处理

      药剂防治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危害小麦的扬花抽穗期,防治穗腐的发生,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问题,那么所做的防治工作将会没有实际的作用效果。在药剂防治工作中,要利用专业的,对小麦的病害要进行集中的预防。其具体的预防为:选用多菌灵可湿粉剂为佳,每亩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是使用50%甲基托布津800 ~ 1 000倍液喷雾,对小麦的穗部进行喷药喷雾,要求是喷药均匀,注意天气变化,避开多雨多雾天气。在小麦的扬花灌浆时期,可以利用杀虫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进行混合使用,防病的同时也防治虫害,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使小麦的病害发生面积与发生的程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今天关于小麦赤霉病的讲解就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